找到相关内容315篇,用时5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说菩萨摩诃萨摩诃衍——“大智度论”集粹之四十二

    一切,亦观一切法性,用无所得故,亦教他不著一切,亦观一切法性,用无所得故,是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。  是为菩萨摩诃萨摩诃衍。  复次,菩萨摩诃萨摩诃衍,所谓内空、外空、内外空、空空、大空,第一义空...眼空,非常非灭故。何以故?性自尔。耳、耳空,鼻、鼻空,舌、舌空,身、身空,意、意空,非常非灭故。何以故?性自尔。是内空。  外法名色、声、香、味,触、。色、色空,非常非灭故,何以故?性自尔。声、声...

    智 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40468024.html
  • 四种相违私记卷(上)

    。若改用。答。因必用旧。喻任改不改。问。何故以知尔。答。理门论云。若法能成相违所立。是相违过。即似因。如无违法。相违亦尔。所成法无。定无有故(云云)以知尔。问。何以此文知因必用旧喻改不改。答。且就...(邑记。就差别相违。释如无违法相违亦尔之义。此且就显然释。理亘四相违可言之)可读如无违法。问。与相违法为因故相违因。无以因违宗相违之义耶。答。亦有尔义。汎准疏上下文。可有二释。问。其二释者何。答...

    东南权大僧都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81238508.html
  • 因明大疏里书(三)

    耶。答。此所作义正是声上所建立义。名为所立。得所立。此上差别者。是声有法上有苦空等多法。苦非无我空等。空非无我空等。互相差别。今声之上所作性因。即是声上差别中之一也(云云)邑云。此上差别所立法者。有法宗上所有因。名为差别。问。何故此因名为差别。答。此与能别俱是有法之上别义。俱能差别有法。故差别。问。因既能立。如何此所立。答。有二解。一云。以是有法之上所建立故。名为所立。二云。是喻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82038517.html
  • 去尘除垢

     于此,在提起时发生的色法与并不能维持到向前移(的阶段)。同样地,在向前移时发生的那些(色法与)并不能维持到向旁移(的阶段);在向旁移时发生的那些(色法与)并不能维持到下降(的阶段);在下降时发生的那些(色法与)并不能维持到放下(的阶段);在放下时发生的那些(色法与)并不能维持到踏下(的阶段)。它们是一段段、一节节、一点点地个别产生,而且都在(它们生起的)那一处即坏灭,就有如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5842055.html
  • 《清净道论》的修观次第与顿现观

    vuTThAya出起),以相(特征)、味(作用)等而把握诸禅支及与它相应的。之后,确定它们以「倾向之义」而为「」(nAma)。这一类的止行者可以从禅定中出来后,直接以「」(即寻、伺、喜、乐、定等五种禅支及...vavatthAna)其义涵是「确定其自性相」。  纯观行者在见清净入门阶段,以四界差别观的「色」所缘下手,色法是三种有为真实之一,尔后,亦以其余的「心」及「心所」做为所缘,但需除去色、无色界及出世间的禅那等,...

    释开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0749477.html
  • 趣向涅槃的唯一道路

    观禅部分,在《大念处经》里面,佛陀有讲到说我们要观内在的身、受、心、,也要观外在的身、受、心、;色(身)就是究竟色法,受、心、(某些)是属于有时候还包括色法,就是五蕴,修五蕴是属于法随观的,五蕴法又包括了色蕴,在法随念它是用不同的方式观的。  关于如何观照究竟色法,就是刚才讲的四种(四念处),就包括了四种究竟色法,或者是观照五蕴,因为名色法跟五蕴是一样的,身、受、心、是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3752416.html
  • 与正念共处

    ;往生时可以生到天道。  如果继续持续修习毗钵舍那,便能观照到诸法真实相,了知色法和的不同,能观到的因,的生灭,进而观到诸法的苦、空、无常三相,不断地再向前发展,便可以产生观智进而断烦恼,证得...是要了解与色法的真实相,所以重点在对当下的所缘、现在的境很清楚。为什么?因为要了解真实相,了解色法和,就是要从观生灭到看到无常、苦、无我三相,所以要观现在所缘清清楚楚。  这是你个人的决定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34762643.html
  • 断除淫欲的方法

    。云何受患如实知?若无常、苦、变易。是受患。如是受患如实知。云何受离如实知?若于受调伏欲贪、断欲贪、越欲贪。是受离。如是受离如实知。」   我们对淫欲的执著要从色,受,想,行,识五蕴的根本,...结果,知道它只是因缘而生的乐受,不是属于我或我的,心里才会放下对淫欲的喜爱(厌离),而不执着于世间的淫欲的乐受。   观照受这的次序是先观触,再观受,以及与受相应的想、思等相应的,然后才观识...

    法增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64484614.html
  • 修菩萨行的三大门

    萌发和成长,直至成就佛果。   3.胜义菩提心:指大乘行者,以无我、无我所为正观,观察内而身心,外而世界,一切都是似有真实而无自性。观我无自性,无我观;现法无自性,空观。悟入无生法忍,证得真如...般若,无分别智;证悟的法性,无分别法性。这里值得注意的问题是:无分别智的含义是什么?菩萨的无分别智,是正观诸法无自性的分别。即分别一切自性不可得,而证入无分别法性。具体地说:菩萨应分别、抉择、思维...

    方兴

    菩萨行|六度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002856598.html
  • 因明大疏里书(二)

    遍是宗法性。义乃同也问。此因亦是喻之法性。何故唯说是宗法耶。答。本欲以因成于宗故。不欲以此成瓶等故。由此但取有法之上共许之。成于后陈不共许法。故说此因名为宗法。不喻法(云云)备云。为证共许因故。引此文也。决定同许者。共许因也。又智了因也。若不尔者。应不同许故(云云)  言由有言生等者。亦释决定同许也。若敌者智了因(伊)不忆本极成因喻者。应不同许故。忆因之智证了因也(云云)  言有法既为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81938516.html